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

08/07-人類10行為 至今仍無解


[ 編譯魏國金/綜合報導 ] 人類已經能登上月球,解開基因組的秘密,但有些人類行為,卻仍然讓科學家無法清楚解釋原因。最新一期「新科學家」雜誌就列出了十種,包括臉紅、接吻與挖鼻孔。
這人類十大謎樣行為是:
●臉紅:
達爾文努力解釋為何演化讓我們說謊時會臉紅;當我們臉紅時,他人會有所警覺。然而,有些人認為,臉紅可能有助於化解對立,或藉由洩漏弱點而增進親密。
●笑:
當我們笑時,提振情緒的腦內啡會釋放出來,這顯然是笑的原因,然而令人不解的是,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,平庸的言詞竟比笑話更具「笑果」。
●接吻:
其原因不可能是遺傳性的,因為接吻並非遍行於所有人類社會,有理論指出,接吻與哺乳以及古人為讓孩子斷奶,而以嘴餵食的記憶有關,這強化了分享唾液與歡愉的關聯。
●作夢:
佛洛伊德認為夢境表達我們潛意識慾望的理論,已不被採信,作夢被認為有助於幫助我們處理情緒,然而為何我們會夢到怪異景象,則未能妥當解釋。
●迷信:
該慣常行為沒有進化上合理解釋,有科學家認為,人腦的設計是用來發現模式並推論因果,因此給了不理性信仰的空間。
●挖鼻孔:
惡心、普遍的習慣,但為何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喜歡挖鼻孔?而且平均每天挖四次?有人說這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。
●青春期:
沒有其他動物會經歷叛逆、難以預測的青少年期。有人認為這段期間有助於在成年期前大腦的重整,或者讓人開始承擔責任前,進行行為的實驗。
●利他行為:
從進化角度看來,不求回報的給予是怪異的行為,有人認為利他或許純粹出於給予的快樂,或有助於群體的凝聚。
●藝術:
人類在繪畫、舞蹈、音樂與雕塑的表現或許等同於孔雀開屏,展現自己的求偶能力。但也可能是傳播知識與分享經驗的方式。
●體毛:
身體長出纖細毛髮,粗硬毛髮則分布於生殖器官的模式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反,有人推測,陰毛粗硬的原因可能與散播氣味、提供溫暖甚至免於擦傷有關。

引用自yahoo新聞.自由時報

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

松山生研迎新短宣終於終於~~

終於終於好啦!!

整個就是開心=).

後製花了小的我一大堆時間

(ㄎㄎ,有被笑是軟體不熟...是沒錯啦!!可是還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小問題..)

多多捧場壓~~我們走高質感路線...


看完可以就留點意見吧...給點具體的支持...

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

拍謝

不好意思給他荒廢很久這樣

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
06/04-氣候變遷 鯨豚面臨生存危機

[標題]
氣候變遷 鯨豚面臨生存危機

[內容]
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,遠比之前想像的還嚴重!除了北極熊,海豚、鯨魚也面臨生存的挑戰!

英國亞伯丁(Aberdeen)大學主導這項研究計畫,指出海溫上升將影響88%鯨類棲地,適合魚類生存的棲地也將大幅減少。這份研究報告也刊登於《瀕危物種研究》期刊(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)。

柯林‧麥克理歐德博士提出警告,棲地減少可能導致嚴重後果,因為這暗示未來將有物種因此滅亡。「過去人們只擔心因冰山溶解而受影響的極地物種,然而這份最新報告指出,還有更多物種是我們要關心注意的」,麥克理歐德博士表示。

他舉生活於淺水的海洋物種為例。除了海洋溫度會影響生存條件之外,這些淺水生物大多很難輕易適應大環境的改變。「這不是直接搬遷到深海地區就可以解決的問題」,麥克理歐德解釋。

未來麥克理歐德也將運用電腦模擬模組,了解不同物種面對氣候變遷所作出的因應策略,以研擬出保育鯨豚的最佳方案。

變老人

(各位,整個五月都沒發文,拍謝!!)

最近交幹了耶!
學長姐要升高三了
我悶變高二

現在心情真是五味雜陳呀...


我暑假會好好經營這裡XD!!最近先赦免我吧!

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

30年不見 墾丁再現四紋蟻型天牛


四紋蟻型天牛是台灣特有種昆蟲,30年前曾在墾丁被發現過,已經30年不見。最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員工再發現這種天牛,圖為難得一見的四紋蟻型天牛真面目。
(照片卡住ㄌXD)

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

980331-富陽外採

只有我跟牛郎去..(剛考完段考的說,學長姐畢旅3/31-4/3去了)
沒什麼特別的東西...連平常見的都很少...沒蛇.沒蛞蝓.沒?
離開前有一隻很漂亮的蜘蛛(?) 半透明的淺綠歐!(冠穎學長,這是什摸?)
手機拍的.效果不佳多多包涵
我是從嘎嘎昆蟲網依照片對照的找
似乎是綠蠅虎??還是白斑艾普蛛??八星鞘腹姬蛛??
綠色小眼高腳蛛←應該是這個吧?



除此..離開前值回票價的~~我們看到白鼻心!!野生野生耶!!

下面附上白鼻心小檔案(彙整自北市動物園網站及其他)

中名:白鼻心
英名:Formosan Gem-faced Civet
學名:Paguma larvata taivana
俗名:果子狸、烏腳香
分類哺乳綱 Class Mammalia食肉目 Order Carnivora靈貓科 Family Viverridae
保育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
體型:頭軀幹長480-500mm,尾長370-410mm。
形態:體色為黃灰褐色,頭頸部顏色較黑,由額頭至鼻端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縱帶,眼睛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亦各有一塊白斑。肛門附近具有肛門腺,遇敵時會放出惡臭驅敵。
分布:亞洲南部及東南部。
食性:雜食性,喜歡吃多汁的果實,也吃鼠類、昆蟲、蝸牛等。會將果實藏在口腔中,利用壓榨的方式取用柔軟多汁的部分,並將較粗糙堅硬的外皮或種子吐出,所以可依這些食物殘渣的新鮮程度,來推測白鼻心出現的食間。(動物園餵食麵包、香蕉、木瓜、蘋果、番石榴、鳳梨、牛腱、雞胸肉、雞蛋、維生素E、益肥王。)
習性:為夜行性動物,以夏天為最活躍的活動季節喜獨棲於樹上。
繁殖:每年 4 ~ 6 月間,白鼻心會產下 2 ~ 4 隻小白鼻心,但是通常不會全部安然無恙的長大,據說白鼻心媽媽會吃掉一、兩隻小寶寶,在全心全意的撫養牠所留下得孩子,直到牠們長大能夠另尋配偶為止。白鼻心的懷孕期大約需要兩個月,一年生育 2 次,由幼兒到成熟只需一年的時間即可。
*白鼻心為台灣特有亞種,棲息環境以台灣的中、低海拔闊葉林及開墾地為主。多於夜晚活動,善於爬樹,經常在樹上覓食、活動。
*白鼻心為山產店的主要山產動物之一,目前民間飼養繁殖的數量相當多,寵物市場中也充斥著大量人工繁殖的個體。
*雅美族人將白鼻心視為「魔鬼的豬肉」,因為白鼻心為夜行性動物,意味著牠是屬於黑夜中鬼魅的食物,而非人類可以食用的,從這裡亦看出牠晝伏夜出的習性。一般說來,夏天為其最活躍的季節,活動的範圍甚至可達高海拔地區;但是一到冬天,卻連動都懶的動,只想留在洞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