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

12/24-Discovery聚焦台灣 介紹張國華醫師

[新聞標題]
Discovery聚焦台灣 介紹張國華醫師

[新聞概要]
*聚焦人物:行醫25年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國華
(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《Spine》稱為「The miracle doctor」(奇蹟醫師))
*成功手術案例:
美國傳教士David Atkin,從中學起就是S型脊椎側彎患者,畸形脊椎不僅造成下背痛、無法站直,也壓迫到內臟、神經,甚至不能與小兒子玩耍。三年前,張國華用新手術幫Atkin矯正側凸胸椎、再利用矯正力量帶動腰椎,縮短手術時間,也成功改善他的問題。手術6個月、脊椎已經正常的David,不但恢復生活品質,還輕鬆地參加「鐵人三項」。
7年前,豆豆脊椎側彎到70度,因此經常手腳痠麻、無法久站,連醫學中心的醫師都不願冒風險動手術,她南下找到張國華後,終於擺脫了關節、骨頭的痠痛,術後長高五公分的她也恢復了自信。
*原理/根據:脊椎是支撐人體重要骨幹,因此又被稱為「龍骨」,前後有重要的大血管、中樞神經,開刀風險性極高,但這也是他為什麼鑽研脊椎手術的原因。張國華說,所謂奇蹟,應該是指患者從痛苦、退縮中再次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,他在脊椎手術方面的突破,來自軍人父親嚴格的教育以及太極「以柔克剛」的啟發。
*相關節目:(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資深副總裁林東民)聚焦台灣(介紹台灣科學突破、文化特色)本周日晚上10時的首播
*相關文獻:國際知名《Spine》期刊(張醫師獨創的12項手術方法,已有11篇論文登上)

*Horizon:
脊椎側彎
從後面看,脊椎呈現弧度,可能是S型、C型,或多彎、甚至螺旋狀。
其中「特發性」最多,常呈S型,多是由遺傳導致,在青少年期趨向嚴重,約2%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困擾,可能造成活動受限、疼痛等問題,因此小學生若有脊椎側彎,要特別留意,以利及早發現、治療。
另外還有先天性結構不良及「醫原性」脊椎側彎,因外傷、退化以及因手術傷害造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